中國消費趨勢報告:服務成為消費增長主力
時間:2015-06-23 16:32 閱讀:2183 整理:市場調研公司
日前,BCG(波士頓咨詢)聯合阿里研究院發布了一份最新的《中國消費趨勢報告——三大新興力量引領消費新經濟》。報告稱未來中國消費經濟的轉型將由上層中產及富裕階層的消費者、新世代消費者及網絡購物這三股新興力量推動。同時,服務將超過產品,成為2015-2020年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51%)。
消費市場的“新三駕馬車”
報告指出,盡管中國經濟有所放緩,但中國消費市場的增長速度仍有望保持世界領先水平,到2020年私人消費將達到6.5萬億美元的規模。
三股新的力量正在崛起,它們將在未來為消費市場貢獻大部分的增長動力。首先是上層中產及富裕階層消費者日漸增多,預計中國城鎮消費增量的81%將來自這一群體。其次是新生代消費者的崛起,18歲-35歲的中國消費者正蓄勢待發,有望取代出生于50、60、70年代的消費者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主導力量。第三是網絡購物的增長。預計到2020年,網絡購物規模將達到約1.9萬億美元,42%的私人消費增長將來自于網絡消費。
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稱:“網絡購物正在推動中國消費市場的轉變。我們的研究發現,網絡購物能夠填補消費者在線下實體店未得到滿足的許多需求,從而刺激消費者產生新的需求。”
服務成消費增長主要動力
報告還發現,在三大新興力量的影響下,未來的消費重點將會發生轉移。服務將超過產品,成為2015至2020年消費增長的主要動力(51%)。未來,消費者對于高端產品及服務的需求激增,消費觀念也將從“購買產品”轉向“享受服務”,從“滿足日常需求”變為“改善生活品質”。
從企業的角度來說,隨著產品即服務模式和分享經濟等新興商業模式的崛起、云計算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產品服務化將成為未來制造業的趨勢。中國市場也不例外,高端產品的零售廠商若能將自身產品和與之相配套的產品服務相結合,將能提高自身的銷售額與利潤。
報告作者之一、BCG董事經理郭又綺表示:“由于消費的本質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過去的制勝戰略正變得過時。對于企業來說,戰略性地選擇適合的目標消費者及產品品類的重要性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贏得市場的制勝之道
面對未來中國消費市場的年輕化、網絡化、服務化等新趨勢,企業該如何做才能占據先機?其實,一些互聯網品牌早已抓住機遇,率先進行創新和改革,通過提升自身的產品和服務,圍繞核心消費者,進行顛覆。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家具品牌林氏木業和手機品牌小米。
以前者為例,林氏木業是依托互聯網發展起來的家具電商品牌,針對廣大消費群體,通過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為消費者提供完整的家具消費體驗,打造原創快時尚家居生活。林氏木業憑借特有的電商基因和互聯網思維,在產品研發、產品營 銷、產品體驗、售后服務等各方面都發揮著充分的優勢,在2015年天貓雙11,憑借單日5.1億元的家具銷售成績,成為家具類目三連冠,開啟了家具銷售“新常態”。值得一提的是,林氏木業從2014年開始在全國各地布局線下O2O家具體驗館,突破傳統家具銷售模式,讓線下的產品、價格、服務等與線上進行統一,讓消費者享受到更透明、全方位的家具購買體驗,同時實現品牌線上線下的雙向聯動。
再說小米,是一家專注于智能產品自主研發的移 動互聯網公司,首創了用互聯網開發手機操作系統、發燒友參與開發改進的模式。小米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獨特的商業模式:硬件+軟件+互聯網服務。在業務層面,小米不僅向用戶銷售硬件,還提供軟件和服務;在戰略層面,小米將互聯網服務的思維導入硬件和軟件業務,產生了眾多創新。
事實上,無論是林氏木業,還是小米,這種越來越重視服務和體驗的年輕化品牌逐漸成為消費主力。報告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和消費市場進入一個更重要的轉型期,任何企業在未來五年的發展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笑到最后的企業將是那些能夠順應變化、推行穩健戰略并堅持到底的企業。

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
本站文章內容以及所涉數據、圖片等資料來源于網絡,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華夏經緯立場。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華夏經緯(廣州)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